完整版小说推荐《五年学修车,三年全球卖真理》,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刘天阳丹尼尔,由作者“薯条yyds”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科技工业文,非重生】被老毛子忽悠着买下战损级T-34坦克,刘天阳的汽修铺濒临资金断裂、倒闭的边缘。 看着眼前的废铁,发愁的刘天阳被耳边不停的提示声弄的不厌其烦。 “这不能收,那不能收,要你有何用,有本事就把这个坦克给我收进去啊!” 刘天阳一巴掌拍在满是锈渍的引擎盖上,然后亲眼看着坦克消失在自己面前。 ……握草,来真的?V-2-34型V型12缸柴油机,修!差速器,修!......
《五年学修车,三年全球卖真理》是网络作者“薯条yyds”创作的小说推荐,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刘天阳丹尼尔,详情概述:写代码的人是戒过毒吗?难道就不想用数组越界访问,类型强制转换玩点花的?不过整个代码逻辑都是在系统辅助下完成的刘天阳根本注意不到这点,他此时正愉快的逛着网店,下单着自己需要的传感器模块。为了训练生产型人工智能,单纯把这三块核心装上去可没有用。如何提取人类的操作流程,将其规范化,并且测量最终的成品,完成...
五年学修车,三年全球卖真理 精彩章节试读
看着面前那个大变模样,长的宛如小型便携式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核心,刘天阳的嘴几乎都快要咧到天边上了。
虽然这东西看上去小小的,但其中浓缩的不仅仅是当前人类最为先进的半导体科技,更是加上了刘天阳这么多天来的智慧成果。
在借鉴了当前流行的Tenserflow,Pytorch等智能框架后,刘天阳搭建的那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已经完全达到了商用级别的水平。
只要选好数据源,并且修改刘天阳针对生产性设备进行特化过的评价函数,其完全可以拿来用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各个领域。
性能比yolo那些经过广泛检验的框架也差之不远,其整个代码逻辑提取出来,已经到达了让相关高级从业人员震惊的地步。
一个人,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整齐划一的模块化代码,而且最为关键是——
一个甚至连底层运行库都自己实现的,多达几万行的代码,怎么可能连一个警告都没有。
写代码的人是戒过毒吗?难道就不想用数组越界访问,类型强制转换玩点花的?
不过整个代码逻辑都是在系统辅助下完成的刘天阳根本注意不到这点,他此时正愉快的逛着网店,下单着自己需要的传感器模块。
为了训练生产型人工智能,单纯把这三块核心装上去可没有用。
如何提取人类的操作流程,将其规范化,并且测量最终的成品,完成整个训练循环才是重中之重。
刘天阳早就注意到了这点,所以在最开始设计整个神经网络的评价函数时,就已经考虑了传感器的事情。
在他的设计中,这块人工智能核心除了可以从工控计算机里直接读取操作指令外。
还可以通过力矩传感器检测工人调整模具时所用的力气,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工人设置的不同参数对于加热系统的影响,以及最关键的,通过超声扫描检测最终成品的性能,完成整套操作的打分。
要不是图像识别也需要训练专用的人工智能,以现如今刘天阳拥有的数据集还做不到这点,他甚至连工人的每一步操作都想加进整个训练闭环之中。
以上计划都是针对注塑机和生产线这种自动化程度不高的设备,而对于五轴机床,刘天阳需要做的就简单多了。
对于整个机床已经了如指掌的他,早就规划好了该选取什么工件,以什么加工方式来构建数据集,能够最快速度的训练人工智能,让其达到和自身一样的水平。
……
“刘老弟,最近在搞什么呢?”
听陈令汇报完最近的工作,远在俄罗斯和客户热络感情的吴奇思考了一会,询问道。
“嗯……他倒是没有立刻跑去找工大的李教授,而是在厂子里捣鼓空闲的那个生产线。”
陈令对于技术方面的事情完全不懂,所以只能旁敲侧击找其他技术员询问。
“问过张明他们,听说好像是在研究怎么建立整个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用智能化的方式评估无人机机体的生产情况。”
“具体的我也不太懂,只知道目前他已经完成了几个机器的改造,正在让电工给那条生产线重新通电。”
吴奇听言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回应道:“好,我知道了,技术上的事情就随刘老弟做吧,如果他需要帮助,你就尽量配合,遇到麻烦了就来找我!”
继续聊了几句,吴奇便挂断电话。
‘智能化,万万没想到,刘老弟还挺能折腾!’
……
“刘总,现在其他生产线的产能已经跑起来了,工人们也都熟练了,要是按你说的,突然换到这条生产线上,恐怕会有不少麻烦事啊。”
王阳听说刘天阳想要让调度安排一些技术最好的工人在他刚改装过的生产线上,赶忙跑来劝说。
虽然如今刘天阳已经成了他的上司,但面对这种事关生产的事情,王阳还是站了出来。
“机器需要重新校准,模具生产什么的也要磨合一下。”张明在王阳的眼神示意下,也劝了起来。
“如果按刘总您的意思,每一套模具都要在这上面走一遍的话,恐怕工期会拖累不少,而且良品率也不好保证。”
面对这两人的质问,刘天阳也清楚,自己即便再解释智能化管理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作用,最后也只是鸡同鸭讲。
毕竟王阳和张明年纪不小了,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完全比不上年轻人。
有一句话形容的很好:所有在我出生之前发明出来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所有在我 15–35岁之间发明的东西注定是要改变世界的;所有在我 35岁之后的发明都是反人类的。
现如今智能化控制技术对于这两个老家伙几乎就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更何况刘天阳还不能过多透露有关人工智能核心的技术。
‘怎么办,难道要强行把命令压下去吗?’刘天阳有动过不顾解释,强行这么做的念头,“等等吧,这样子虽然能解决问题,但也会埋下祸根。”
“生产线磨合出问题是必然的,但这帮人以后肯定会把所有锅都甩到我身上。”
直接压命令是下下之举,刘天阳准备尝试再解释一下,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
“生产出了什么事吗?”被吴奇任命为天宇新科这新公司总经理的陈令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走了过来。
在听王阳解释了之前几人的争论后,陈令看向刘天阳,目光凝聚。
“刘总,你确定这条生产线能够对整个生产的质量管理有所帮助吗?”
“当然可以。”刘天阳对于这点非常有自信,“我安装的那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工人的操作,并且同时对最终的成品进行无损检测。”
“再结合预先输入进去的专家经验,完全可以针对每一个操作工人给出其标准化改正措施。”
“虽然会暂时减缓生产速度,但长期来说,却能够有效提升咱们厂的标准化程度,为以后做大做强打下基础。”
刘天阳的这段话却不是空口凭说,虽然人工智能核心中并没有所谓的专家知识,但在神经网络的快速迭代下,只要按照计划进行工人轮岗。
那些优秀操作工人的经验便会被人工智能核心记录下来,实现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达到甚至超过预设专家经验的程度也有极大可能。
如此一来,给出每一个工人的标准化改正意见,自然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得到刘天阳肯定的答复后,陈令也没多迟疑。
“调整生产线,按刘总说的做。”
既然两个领导达成了共识,王阳等人自然也没了意见。
随着调度一声令下,整个工厂的工人,都按照排班表,在这条布了人工智能核心的生产线上轮起了岗。
而人工智能核心,也按照刘天阳所设想的那样,从各个传感器上获取数据,一遍又一遍的迭代自己的神经网络。
而以无监督学习为基础搭建的整个体系,甚至不需要刘天阳进行干预,他现在需要做的,只是等待果实成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