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文网:值得大家信赖的小说阅读站

全站导航 最近更新 标签云 搜索 网站地图

私藏读物《好梦在长安》李佑权万纪全文在线阅读_(李佑权万纪)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私藏读物《好梦在长安》李佑权万纪全文在线阅读_(李佑权万纪)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穿越重生
2023年12月25日 14:58:21
李佑 权万纪 穿越重生
河中枯古
《好梦在长安》是作者“河中枯古”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穿越重生,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李佑权万纪,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无系统,带点爽文,尊重历史,但略有改动,没有手搓核弹,尊重社会进步历史,尊重科技进步历史,尊重广大人民智慧结晶,不会因为个...

私藏读物《好梦在长安》李佑权万纪全文在线阅读_(李佑权万纪)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李佑权万纪是穿越重生《好梦在长安》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喜欢跟李佑聊聊诗词歌赋,他是不懂,但是李佑看起来很喜欢,那他也得多学点。张老虎是认字儿的,因为燕王府在幽州开了个扫盲班,只面对燕王府的府兵,而且也只是教了一些简单的文字而已,其余的一概不教,用李佑的话来说就是:“教那么多干什么,他们这些人又不会参加科举,浪费时间,他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让当兵的读书不是逼着母猪绣花儿么?让他们认几个字儿就求爹爹拜奶奶了,还叫他们写文章背书?你有这闲工......

好梦在长安


《好梦在长安》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1

士兵在出征前,或者备战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演习,这是为了保证士兵的战力,确保训练有效。

李靖坐在主位上,看着场中不停变换的阵法,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布阵的正是李靖手下一牙将。牙将就是元帅的得力干将,相当于在军队里的禁军,受元帅直接调遣,一般拱卫大本营。

李靖的夸奖,把李佑的脸都夸绿了,毕竟他刚刚的阵法,被几个老东西悄咪咪的议论说是:狗屁不通,什么无敌霸王阵,分明就是军功阵,简直就是给对手送军功。

看着那牙将趾高气昂的接受着李靖的夸奖,李佑气的差点跳起来,这哪里是在夸牙将,明明是在骂自己。自己的阵容怎么了,自己的兵都是以一当十有问题么,什么狗屁阵法,一点用没有。

骂归骂,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确实不懂什么阵法,唯一懂得就是方阵,但对手只要稍稍变化,方阵就得溃散,有很多经典的案例,都是对上方阵时以少胜多的。大多是将兵马分成三部分,中间以弱迎敌,将精兵放在两侧坚守不退。打着打着,方阵就变成了凸阵,两侧进攻进展缓慢,而中路进攻则是进展神速。而敌人则形成了凹字模样,这样凸字的前端就被敌人围歼了。

上午的阵法演练很快结束,周公瑾和李靖对一众将领的阵法进行了一一点评,可是到李佑这里时,李靖和张公瑾很是默契的拍了拍李佑的肩膀,只是点点头,说了句:“不错。”然后就绕了过去。

中午放饭时,李佑坐在小板凳上,气呼呼的咬着炊饼。

“老大,喝点汤。”张老虎满面春风的跑了过来,给李佑端了碗美味的羊杂汤。

李佑看着张老虎那脸恭维样子,看着就生气,伸手揪着张老虎耳朵说道:“喝汤喝汤,一点到晚就知道喝汤,你能不能有点出息,没看到那群老兵痞都怎么说我们么?他说我们是给别人送军功去的。”

李佑气呼呼的,说了好一大会才慢慢平静下来:“告诉你张老虎,下午比武我给我往死里打,不打出燕王府的精神头,我就把你给打出精神病,知道没?”李佑恶狠狠的威胁道。

“明白,明白,先喝汤,老大,先喝汤。”张老虎点头哈腰的说道。

李佑看了眼张老虎,这才接过热乎乎的羊杂汤,吹了吹,开始喝了起来,看到李佑喝了汤,张老虎这才起身拍了拍胸脯,打着包票说道:“放心吧,不打出两个残废出来,我张老虎就自己滚回去种地。”

李佑差点一口羊杂汤烫死自己,赶忙吐了出来,对着张老虎说道:“你放屁!老子让你打出精神头,没让你对自己兄弟下狠手,你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许把刀剑对准自己人,知不知道!”

“明白!放心吧老大。”

2

李佑满心期待下午的比武,可有时候,老天爷就好像诚心要和你作对,什么事儿都赶到了一块儿,李靖要出发了。

“不是,大帅,咋走这么着急,比武都不来不及么?”李佑在帐内不甘心的问道。

“军情紧急,突厥局势瞬息万变,陛下要我等趁着契丹等辽东部落归降,突厥自顾不暇的机会,立马出兵。明日寅时埋锅造饭,卯时出发。”

长安军队不算多,算是中央军,也就是禁军,主力部队都是在沿途各个折冲府补充进来,所以准备时间自然也就只有一个下午。

李佑坐在小板凳上,准备着自己的行囊,他带了很多东西,包括盐这种金贵的东西,还有蜜糖这种只有他能吃得起的东西。细盐要到唐朝晚期才会发展出来,李佑就常常拍打自己的大腿,怒骂自己当年没有学好化学,不知道怎么提纯,错过了细盐这个东西,不过粗盐的提炼是从先秦就开始延传至今的。粗盐不是没有提炼的盐,吃了并不会死人,只不过有些涩口。

他要求自己燕王府的每个士兵都至少带上一袋子盐,但是蜂蜜他就弄不到了,太过金贵,除了他自己和亲信以外,根本无法大范围拥有。

盐这种东西,不吃没力气,关键时候也能洒在伤口上止血,尤其对于冷兵器时代动不动就一道长的不能自愈的伤口,疼是疼了点,但是止血杀菌的效果也是出了名的好。

蔗糖这种东西,现在叫石蜜,硬邦邦的,也不怎么好吃,重点是纯度不高,还沉的要死,不如直接抱着甘蔗啃。这种糖的做法也简单的厉害,把甘蔗汁晒干就行,怎么榨汁儿你就别管了,个人有个人的办法。有人称他是冰糖的始祖,其实石蜜跟冰糖就像曹操跟三国,看起来是一个东西,其实人家曹操是东汉人物。

现在普遍的是饴糖,就是黏黏糊糊,绞丝糖,或者叫麦芽糖。而一粒一粒的结晶糖,或者是冰糖,要等到玄奘回国之后,把印度的炼糖法带入中国,然后我们的制糖法喷发式发展后才会出现。

不过李佑没有选择饴糖,而是选择了同样糖含量丰富,而营养成分更加高的蜂蜜。

在这个年代,毫无科技可言,只有这种最基础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越简单,越耐造。

就在李佑准备时,李世民的钦差来了。那白衣使者走的不算张扬,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在李佑的帐中时,才和蔼的说道:“燕王殿下,陛下将这宝剑赐与燕王殿下。剑名——知困。名出《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此剑是当年陛下十五岁时雁门打破突厥,救下前朝炀帝时所用配剑。希望殿下能好生珍重,保护好自己,陛下说了,只要活着就行。”

只要活着就行,意思是,万一有什么差池战败了,你只要跑回长安,或者想办法活下来,爹就一定把你弄回来。李佑鼻子一酸,他还没有感受过这样的父爱,前世的父亲走的较早,自幼就吃百家饭长大的。谁不希望自己的爹可以无理由保护自己呢。一时间的温暖,把李佑包裹的严严实实。

“告诉我爹,我要给他打出一个天可汗的尊号!”李佑嘟了嘟嘴,他也是个人,不是穿越了就没感情了,他能感受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是爱护的。

“老奴一定带到。”说完,那名内常侍便行礼告辞。看着长安方向,李佑叹了口气,以前史书上雄才武略的李世民,好像也没有那么遥远,也会跟平常父亲一般,担忧儿子。

3

“王爷,这诗是啥意思啊,刚刚手底下有个读书的跟我讲了半天,夸王爷大才,可咱们就看不懂呢?”

“你能看懂那你就不是张老虎了。”行军的路是很无聊的苦闷的,太宗皇帝发兵六路,从东北到河西,依次排开,李佑跟着李靖待在中军,中军进展较为缓慢,因为要等其余六路到达指定位置,尤其是检校幽州都督薛万淑从东北进攻突厥后方,确定东方可汗突利不会趁着唐军大战时突然出兵。幽州大都督是李佑,检校就是代理,皇子封地一般都是有个检校都督的,主要是怕皇子昏聩祸害一方百姓。

枯燥的行军让张老虎没事就喜欢跟李佑聊聊诗词歌赋,他是不懂,但是李佑看起来很喜欢,那他也得多学点。

张老虎是认字儿的,因为燕王府在幽州开了个扫盲班,只面对燕王府的府兵,而且也只是教了一些简单的文字而已,其余的一概不教,用李佑的话来说就是:“教那么多干什么,他们这些人又不会参加科举,浪费时间,他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让当兵的读书不是逼着母猪绣花儿么?让他们认几个字儿就求爹爹拜奶奶了,还叫他们写文章背书?你有这闲工夫你就去干。”

“我们军里还有书生?叫过来我看看。”李佑没有回答张老虎的问题,他知道张老虎要干什么,自己以前也干过这种事情,不就是拍马屁么,自己不喜欢听,这玩意听多了容易找不着北,到时候哪个属姚广孝的,一煽动,自己容易回归历史。

张老虎从来都是唯命是从,很快,书生便出现了在了李佑的马前,书生就是书生,能被马吓到,隔着老远,不敢走近。

“你怕什么?”

书生看了看李佑高大威猛的坐骑,不说话,但眼神已经告诉李佑了:我害怕这玩意突然暴起给我来一下。

李佑看了看自己温顺的坐骑,有些好笑,怪不得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他们打嘴炮,死谏他们绝对一点都不怕,可让他们跟牲口玩儿,那他们绝对能被一条小狗逼到墙角骂的半天蹦不出来一个屁。

李佑笑了笑,也没怪他,主动下马,跟着书生一起行走,张老虎眼疾手快,一同下马,牵起李佑的宝马,一手一匹。

“多大了?”

“二,二十有五。”那白面书生有些磕磕巴巴的说道。

“二十五,年纪不小,为什么来参军。”

说道这个,书生显然有些呼吸急促,情绪亢奋:“因为.......因为殿下写的那首......那首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你小子是个读书的料,说话磕磕巴巴,念诗倒是慷慨激昂。脑子抽了来参军?打完仗滚回去念书去。”

那书生脸一红:“我.......我科举不中,家里已无余粮,祖上昔日的人脉,也都在父亲那儿断了根。”

说白了就是寒门子弟,走投无路。如今当官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读书科举,这是今年新出的,还有一种是被官员举荐,像李白,王维等等,都受到过玉真公主的举荐。杜甫也曾受岐王恩惠——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所以后人们常说,官位都被门阀世家所垄断,读书人应该对世家深恶痛绝,近年更是说出了——谁都可以骂隋炀帝,唯独读书人不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门阀世家的教育涵养有多高,为什么皇帝会放任这些世家的做大,接受他们推荐的人才。至少他们不会说出这样的逆天言论。

李佑看着书生落寞的表情,有些好笑:“你要是打仗打得好,此次班师,我就在父皇面前举荐你,如何?”

书生的眼里放出了异样的目光:“燕王此话当真?”

“一言九鼎。”

那书生一听,直接走到了李佑前面,拜服道:“愿为殿下肝脑涂地。”

这种感动,不亚于你被所有人骂废物,在家里睡个觉都要被说是窝囊废,成绩也不好,大学也没考上,穷的兜里拿不出二十块,然后你在街上遇到了个沙书记,他跟你说好好干,明天来我跟前上班。

所以人们不是憎恨世家,而是憎恨为什么世家没看上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黄巢当年要是中了第,或者被世家举荐,那他就得是长安城里,最可爱的那朵菊花,谁敢动皇上,他可就要仗剑宿卫皇宫了。

李佑也不是没想过弄一弄门阀勋贵的底气,后来,来的久了,也就放弃了。因为他发现,周围只要是个叫的上名字的,家里最次也是个郡望。更何况,天下第一世家不就是自己陇西李氏么?怎么?自己先抄了自己的家?

他只听说过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还没见过龙自杀转世投胎成屠龙少年的。

(章末会写,有兴趣的看一下,没兴趣的下一章。)

4

李佑的生活算不舍奢侈,但也简朴沾不上边儿,羊腿必须是新鲜的,进食必须要有汤,李靖和张公瑾一开始还说说他,后来直接加入了他,反正也说不听,自己还能跟着吃点。

“殿下可对此次战役有何看法?”李靖站在一处高地,身旁依次站着中军的将领,李靖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和已经不远的马邑,对李佑问道。

马邑大家可能不熟悉,说个旁边的关卡大家肯定认识——雁门关。马邑身处黄河几字的右上方,自古是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交战的必争之地。距离突厥牙帐只有一百多公里,也就是一天的路程,人少一点半天就能到。

李佑想了想,虽然他知道是赢了,但是李靖既然问了,自己肯定不能跟个二愣子一样直接说赢了,思考一番后说道:“突厥内乱,北有薛延陀,东有与颉利不和的突利,西为西突厥,,南两处都与我中国毗邻,大体呈现出四面包围之势,如今对我军大好。要是让我来打,我一定效仿汉之冠军侯,单领一支骑兵,直冲突厥王城。使其内乱。”

历代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成功战例大多都如唐灭东突厥一般,这一仗是教科书式的,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主动进攻的成功案例。

先说先期战略,不说李靖的排兵布阵和料敌如神。

以大军压境,随后一支精锐轻骑杀出,避免大军补给和容易迷路的问题,如果对方人少就不用说了,人少你打不过我。人多我就叫人和你正面决战,征集起来的军队是很难疏散的,除非你对你的士兵说,逃命去吧,不然千里迢迢聚集在一起,粮草人心都不是一句话解散的。

我都不用举例子,烽火戏诸侯的事情都知道吧。

而且少量骑兵的机动性十分的强,一般追不上,并不是马跑得有多快,只要不达到质的提升,其实马的速度大差不差,主要还是因为很多时候,追人追着追着队伍就会不可避免的散开,就像是长跑,都在同一起跑线,跑着跑着就成一条线了。

毕竟不是复制体,不可能每个人速度都一样的。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狭长的纵队,后果就是,人家站在你的队伍前面,一枪一个。本来是三万打三千,一追就成了三千打三千了。再追的久一点,队伍还会拉的更长,搞不好就变成了三千打二百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有哪支部队在某处集结被偷袭,或者追着追着,眼看就要追到了,将领突然下令撤退,然后捶胸顿足大喊可惜。这本来是草原人的优势,可李靖被称为军神的点就在这里,用你的优势打你,你的优势就是我的了,那你就只剩下劣势了。

李佑说完后,李靖点了点头,非常认可的说道:“不错,殿下小小年纪有这样的见解,日后可见我中国又有一叫四方蛮夷所拜服的将军了。”

唐人平常不称自己为大唐,只有在很重要的时候,比如高呼万岁的时候才会说,大唐万岁!就像今天我们也不叫自己国家的的全称,只在非常慷慨激昂的时候叫全称,唐只是国号,自古称中国。

“李帅从不夸人,今日怎么夸起燕王殿下了。”张公瑾在一旁适时开口。他的意思无非就是让李佑知道这句称赞不是恭维。

李佑听出了张公瑾的意思,而且和李靖的相处他也知道,这个军神,从来不趋炎附势,主打一个靠实力说话,当初李世民玄武门找他时候他就拒绝了。要不是实力确实够硬,这样的人,不说死不死,青史留名肯定是做不到的,大概会被遗忘在哪个小山村。

所以,对于李靖的称赞,李佑还是很开心的,虽然有抄袭历史书的嫌疑。

“李帅,给我三千人,我带着我的本部人马,直取定襄。”定襄,也就是突厥王城。

(好了想看的留下,不想看的可以下一张了。)

氏族,又称世族,我可能会因为输入法打成士族。顾名思义,就是以族居形式存在的家族,用最简单的姓氏,血缘作为纽带,互相帮衬。然后开枝散叶,到最后名动一方,或者直接渗透皇权,名震天下。比如你表哥当一把手了,看你办事不错,给你弄个二把手干干。

比较出名的氏族有很多。

诸葛亮,颜真卿,两家都是琅琊郡望。颜真卿他太太太太爷爷就是已经是书法大家了,主管修书。诸葛亮也是家风使然,他祖宗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是被班固在《汉书》里评为:“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也就是说,他家在西汉的时候就是辅君忠臣。只不过官当在了汉元帝时期,所以他祖宗也没赶上好时候。一句不逢其时,从西汉贯穿到了蜀汉。

房谋杜断的杜如晦,京兆杜氏,祖上从西汉开始就是国w院副总理,杜预,明朝之前唯一的一位文武双庙就他家出来的。房玄龄,清河房氏,他祖上是尧。就是尧舜禹的那个尧。家里每代人里,至少出个太守,也就是相当于地级市的一把手

崔颢,博陵崔氏,家里出了宰相十二人,五姓七望就是他家,祖上从西汉开始,就开始搞文学,不然古今七律第一怎么写出来的?不要说十年寒窗,你就算把窗户拆了也读不出来。另外一首也被誉为七律第一的《登高》,作者杜甫跟杜如晦同源,京兆杜氏。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就是他自己夸自己的。

但凡有点名望的,家里没出过三品的大官儿,都算是寒门了。跟士族干?除非你能一个人撑起整个千年史。

要真有这么厉害的人,能灭世族,那可就厉害了,全天下的人,至少死一大半儿。大家觉得比较著名的就是黄巢,他确实把天下重新洗牌了,到了北宋大家也就很少看到自我介绍带祖宗的了,比如京兆杜氏就在这段时间中各奔东西了。不过仍然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苏轼,他先祖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但大多数还是如李清照一样,最远的关系也就扯到苏轼的学生了。

因为唐末,人口还真就比开元时期少了一大半,到宋朝平定天下,整个天下统计下来只有两千万人口,而唐朝天宝年间,人口五千三百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下降至三千五百万人,这锐减的两千万人口倒也不是全死了,很多成了隐户流民,躲进了深山逃难,《三吏三别》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唐王朝和土匪没有区别,当街抓人充军,老少不留。

不过后期宪宗,宣宗,武宗慢慢治理,彻查隐户,平定叛乱,有学者研究认为,人口再次回升到了四千六百万人。可黄巢之后,唐朝灭亡,人口直接锐减到两千万人,这一回的数字就没有什么水分了,因为这是宋朝开国后彻查的人口,这是关系到宋朝一朝的税收和政策制定等问题的。

人口损失超过百分之五十。可能对死一半的人是种什么景象没什么概念,按唐宋时期每户平均五到六个人算,每一户就要有三到两个人死去。如果我们按人道主义除去妇孺孩童老人,那么家家无男丁。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中华五千年盛世之最的唐朝,他的鼎盛有多繁华,他的晚景就有多凄凉。就这样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还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不知道太宗看到自己亲手打下的天下,励精图治的天下,变成了这样的结局,会有什么想法。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黄巢灭了世族了?全都打的四处逃命了,还怎么辨认是不是一家人,自然也就各自为家了。所以,与其说黄巢灭了士族,不如说乱世灭了门阀世族。

很多人说,乱世都是因为皇权触动了勋贵的蛋糕,才有的乱世,这简直就是太监说笑话,无稽之谈。最怕乱世的恰恰就是这些勋贵士族,人一乱起来,可不管你家出过几个皇帝,先祖是谁,你不给我吃的,我就吃你。

人其实坏的很,比畜生还要坏,尤其是没有法律的时候,你要知道,后汉书里可是写过,那些乱民把吕后都给拉出来玷污了。这个时候,吕后都已经去世二百年了。

小说《好梦在长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