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明末:我能通古今(魏昶君魏染瑕)完结

魏昶君魏染瑕是古代言情《叱咤明末:我能通古今》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斩悬”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那个曾是历史院校学霸的家伙,一场户外调研的意外车祸,竟让他一脚踏进了《汉南续郡志》里记载的崇祯元年。那一年,整个陕西的天空红得像被血染过,接下来的几年更是灾难连连:大饥荒、大水灾、蝗虫害,还有旱灾,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看得他心惊胆战。毕竟,他可是熟读明史,深知这王朝末年的可怕。但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也开了个后门。他发现自己竟然能跟未来取得联系!眼前是大明末年,内有张献忠、李自成等各路反王争得你死我活,外有女真铁骑蠢蠢欲动,准备入关。而身后,则是未来大国的强大后盾,有历史科研部、农业部、明史编撰所、历史战略部,还有第一梯队的智谋团……这下,看他如何运用现代智慧,在乱世中力挽狂澜,改变历史的车轮!...

点击阅读全文

魏昶君一次次吼着,之后前往周围数个村子,宋庄乡,大谭村,左营村,荷花村,赵庄,张集镇。
这一天马匹都在奔跑,饿的时候就从怀中掏出烙饼,渴的时候就拿出葫芦凉的温水,整整跑了十几个村镇。
回去的时候马都疲倦无力,马背三人更是感到劳累困倦。
“尽人事听天命,吾村有堡安然无恙,其他村能不能活下去就看是否听话了。”莫柱竣感叹。
“各自归家,好生休息,流寇不远了。”魏昶君神情凝重,其他人都纷纷点头。
归家喝了米粥,魏昶君疲惫至极,躺在床上便睡,从去年十月到如今崇祯二年初,为了“立足”古代费劲一切心力。
他床铺草垫因为暖壶热水陶壶暖乎乎的,屋内时常点小篝火堆,哪怕经月寒意,屋内也并不潮湿,灰色被褥里面装着杂棉和草絮,床边还堆放数本书。
彼时洛石村积雪变大,村堡的血迹斑驳被遮掩冻结,村子除了民卫巡逻队少数火光之外,整片南洛山川一片漆黑。
而在三十里外官道蒙阴县内,很多县民惶恐不安无法睡着。
蒙阴县城墙高一尺多,近三米五高度,依山而建,彼时城墙上,佐贰官、首领官、教职、杂职、杂役、水利、管粮官、管马官、巡捕官、抚民官、管仓都站在城墙,或蜷缩衙门,惶恐不安。
蒙阴县县丞为正八品官员,属于县城第二大官,此刻赵县丞神情担忧看着城下,流民厮喊声响彻纷乱,时不时有石头投掷而来,他身边站着主簿,也就是知县助手,用于辅佐知县。还有站着人高马大的李典史,他负责司职监狱,捕获盗贼等事,县丞也被称之为佐贰官。
赵县丞皱眉:“知县还没来吗?”
李典史询问小吏,才问道:“知县在对地主借粮,快来了。”
赵县丞愈发慌张,他虽为县丞,管理当地诸多事物,但他是文人出身,从未见过流寇肆虐,以往无论是剿匪还是杀贼都是知县全权负责。
蒙阴县之所以平安无贼患,便因为知县能力颇强。
不多时—堡门传出哒哒哒声,知县踱步而来,他穿着正七品青色官服,衣服绣有紫鸳鸯,知县叫马爄“lie”,三十五岁,陕西人,曾为三甲同进士出身,后背朝廷授予蒙阴知县官职,成为一县主政人员。
在明朝想要成为知县一般分为进士中授予知县官职,还有贡生,监生,捐纳等多种途径成为知县,但名望不如科举进士授予官职。
马爄知县官服下穿着厚棉袄,他没有打伞,任由雪花肆虐飞溅,一双浓眉下满是担忧,只见城门之下乱糟糟一片,起码有六千多流民肆虐,徘徊城门前,不断敲门。
哭喊声,怒吼声,时不时还有求饶求救,孩童哭泣,老人临死前的沙哑声络绎不绝,似是人间炼狱。
“马知县,你我都为陕西人,还请打开城门,救救我等。”
城下有一个瘦的颤抖的老者跪地哭泣。
更多人隐于雪夜,像是行尸走肉。
县丞急忙劝阻:“马知县不可啊,陕西传报,这流民里面裹挟流寇,一旦入城大肆杀戮破坏,我蒙阴县城周边军户就算赶来也要半天时间,目前县内就四百兵役,无甚战力。”
主簿也在劝阻,县衙一内官员纷纷拱手。
马爄什么都没说,眼神复杂,他贫寒出身,少时爱读书,后被叔父捐资让其参与科举,成进士后转各地,后被授予蒙阴知县一职,在位兢兢业业,不敢伤民一丝,谨遵圣贤之理,多次杀匪平灾。
但朝廷赋税重压不断,他只能游走各路地主,希望捐粮,屡屡遭遇当地地主针对。
方才要粮失败,蒙阴县储粮食乃军粮不能动,现在马爄煎熬无比,背对流民,茫然至极,为什么大明朝变成这等样子了。
“尔等可知道,一旦这些流民放弃蒙阴县,肆虐各地乡里,那些百姓如何是好!”马爄怒斥众人。
主簿,县丞等人低着头并未开口,他们知道,蒙阴下三十里开外各村百姓怕要招灾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