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潜力佳作《扶摇直上》,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章学军章学军,也是实力作者“渔二代”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仕途的十字路口,会面临诸多抉择,虽然章学军平平无奇,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且看他如何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回到办公室,章学军把手上的工作与其他人进行了交接,找了一些、讲话精神和政策,了解了一些金口镇郑家湾村的基本情况。
他又来到谢锋的办公室,谢锋外出办事,还没回来。章学军就打电话告诉他,同意了下乡当第一书记。
谢锋好像已经知道一样,一点不惊讶,说,“你不急去。下周一,我安排专车送你!”
谢锋说话还是算数的。
周一上午,他带着其他几位班子成员,专程送章学军到金口镇郑家湾村上任。
汽车一路向西,沿着国道往金口镇方向驶去。
章学军坐在后排一言未发。之前,他专程还做了简单调研。金口镇距离城区34多公里。与G县相邻,是典型的丘岗地带。不靠山,不邻水,资源很匮乏,几乎没有工矿企业。主要经济依靠第三产业和村民外出打工,是全区贫困镇之一。
镇上年轻人大多都在外漂,常年不在家。身体还行的中老人都会去城里或邻近G县打零工,早出晚归,赚个零用钱。留守在家里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些留守儿童。
全镇共有12个行政村,郑家湾村是全镇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位于金口镇西边,距离镇上大约10多公里。因为进村的必经之路都是田间小路,距离又远、又窄,“村村通”到这里也通不了。
道路受限,进出困难,一些村民自种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外运,大多都烂在地里,村民们可谓是有苦难言,外边的交通方便,村里各种不便,也难以奔小康。
让郑家湾村早日脱贫致富,一直以来都成为镇领导的心愿。通过几任领导接续努力,不断争取上面项目、资金支持,终于修了一条直达镇的村道。说是道路,实际上最宽也就4米多,最窄处只能过一辆摩托车的土路。如果遇到下雨,全是泥巴,人走在上面都经常滑倒,车辆就更别说了。
有路总比没有的强。毕竟晴天路干,村民还是能外出卖点自家的农作物,赚点小钱。
今天是个好天气,章学军望车窗外,和谢锋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在某种程度上,谢峰上比章学军还紧张。因为,如果章学军扶贫工作完成了,是他谢锋领导有方;万一,扶贫工作没做好,排名滞后,章学军最多回到机关,对他个人影响不大。
但是,对于他谢锋就不一样了。他在正科级这个岗位上时间太长了,他还想往上动一下,还想在更重要的岗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扶贫工作没做好,他肯定动不了,就成了最大的倒霉者了。但这些话不好说出来。
章学军他们也不是傻子。各自心知肚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要知江湖深,一个不作声!
同车同行几个人,心思各自不同。
谢锋一行首先来到金口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邢副书记早已在镇院子外等候多时。
邢副书记也就四十一二岁的样子,外市人,说一口方言很浓的普通话。据说,邢是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在某国企工作了好几年。虽说企业辛苦,压力山大,但工作稳定,收入颇丰,仅每个月缴的个人所得税就不少。
邢父是一个地道农民,一生都希望安稳。总说,不能只顾眼前。要晴带雨伞,饱带食粮。始终认为公家单位体面,旱涝保收,收入有保障。企业毕竟是企业,哪有公家靠得住。
邢副书记拗不过父亲,就答应参加公务员考试。通过省考后,分配到江北市某单位,五年前下派到江州区挂职锻炼,前年到金口镇任副镇长,今年才提拔担任副书记,分管组织、农业、科技和精准扶贫等工作。
邢副书记和谢锋也算是老相识,与章学军他们几个虽然不是很熟,但都在一个区里工作,彼此见面都知道。大家见面寒暄了一阵后,在邢副书记邀请下,一起走进镇办公室,坐下、喝茶,聊了一会儿。
“邢书记!”办公室门口突然来了一个人。
章学军一看,此人五十见外,头发梳得锃亮,个头较高,估计有1.75米以上,长得虎背熊腰,一双眼像灯笼。
邢副书记抬头一看,“哦,吴书记来了,来来,快进来”
邢副书记把来人带到谢锋他们面前,一一介绍。
他首先介绍来人,他只一个人,简单。"